跳到主要内容

2025年的大与小:Burn的未来发展战略

鱼雪

2024年标志着Burn架构的重大演变。 传统的深度学习框架常常要求开发者在性能、可移植性和灵活性之间做出妥协;而我们的目标是超越这些权衡。 展望2025年,我们致力于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整个计算栈,从嵌入式设备到数据中心,涵盖所有领域。

2024年回顾:突破硬件限制

重新定义内核开发

今年之初,我们面临一个限制:我们的WGPU后端依赖于基础的WGSL模板,限制了我们的适应能力。这个挑战促使我们创建了CubeCL [1],这是我们统一内核开发的解决方案。这项任务非常复杂——设计一个抽象层,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硬件,同时保持顶级性能。我们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,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,性能现在已匹配甚至超过LibTorch。

多后端架构

后端生态系统现已包括CUDA [2]、HIP/ROCm [3]以及支持WebGPU和Vulkan的先进WGPU实现 [4]。迄今为止最显著的成就是在相同硬件上实现不同后端的性能平衡。例如,无论是在CUDA还是Vulkan上执行矩阵乘法操作,性能几乎相同,这直接反映了我们平台无关优化的策略。

我们还引入了新的Router和HTTP后端:Router后端支持多后端的动态混合,而HTTP后端则支持跨多台机器的分布式处理。为了解决内存管理挑战,我们实施了池化和检查点机制,即使在反向传播期间也能实现操作融合。

硬件无关加速

我们的硬件加速策略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技术里程碑。我们并不依赖于特定平台的库,如cuBLAS [5]或rocBLAS [6],而是开发了一套编译器栈,利用每个平台的最佳特性,同时确保跨平台的兼容性。这涉及克服代码生成和优化中的复杂挑战,尤其是对于矩阵乘法等操作,必须高效利用各种硬件架构的张量核心。

2025年路线图:拥抱极端

在2025年,我们将解决深度学习部署中的两个基本挑战。

小规模:量化

量化对于资源有限的计算至关重要。 我们的方法使用复杂操作的融合,通过“读取时融合”功能,实现如归约等任务在计算管道中的无缝集成。 这种融合策略自动处理操作的打包和解包,确保量化操作高效运行,无需手动调整。 结果是什么?高性能的量化操作在保持精度的同时,降低了资源需求。

大规模:可扩展的分布式计算

在另一端,是分布式计算。 通过利用我们的Router和HTTP后端构建强大的分布式训练基础设施,我们旨在创建一个流畅的分布式计算体验, 使工作负载能够在不同硬件和后端配置之间轻松流动,同时优化异构计算环境中的资源利用。

为了支持这种普遍兼容性的愿景,我们正在扩展我们的后端生态系统,包括:

  • 开发Metal后端,充分利用Apple Silicon的能力,超越当前WGPU的功能;
  • 在Rust中实现一个即时向量化的CPU后端,以增强CPU性能;
  • 开启新的后端可能性,如FPGA支持,确保Burn能够适应任何计算环境。

我们还将大量投资于开发者体验,提供全面的CubeCL文档,并推动Burn API的稳定化。这些改进将使开发者更容易利用我们跨平台能力的全部潜力。

在2024年,我们证明了跨平台性能不需要妥协。 展望2025年,我们将这一原则扩展到整个计算领域——从微控制器到服务器农场。 通过解决两个极端的技术挑战,我们致力于使深度学习在任何规模或硬件限制下都更加高效和易用。

参考文献